我媽媽一直是個很會犧牲自己的人,為了家人,為了大家,那種特別不討喜的工作,例如洗碗、打掃,她都會第一個去做。
如果你問她,有沒有什麼喜歡吃的,她會跟你說「都好,我最好養了,有燙青菜就好。」
如果我爸買了書回家,她就會說「怎麼又買書!家裡的都還沒看完呢。」然後就默默的拿起其中幾本,跟著看,彷彿是Netflix家庭號一樣,多一個人看,比較划算。
今年她生日,我本來要請她吃個比較貴的無菜單料理,但被她拿疫情嚴重作為理由,後來就找了家附近的餐廳慶生,也是個不錯的餐廳,比我原本訂的便宜一半,但她還是覺得有點貴。
如果她活在古代,可能會是那種苦修的聖人。
於是我今天就跟她說,「媽,妳應該要升級了。練了這麼久刻苦耐勞的本事,人生要進入下個階段了。
做個有偏好的人吧,勇敢表達自己的偏好,決定一下自己要過的人生,不要總是配合別人。」
簡簡單單的一個概念,看似理所當然,但是對我媽來說,那是苦過一個時代的包袱。